新闻链接:
http://www.cnii.com.cn/telecom/2014-11/06/content_1473626.htm

看了一下,移动还是抛不开自身利益,现在公开的信息看,即使它上线规模化应用后,差异点还是仅仅与普通手机间短信免费(移动网内,但易信已经和其它运营商免费短信了好吧……),而图文类信息正好是微信的强势,反而是实时语音以及与普通电话互相直接通话这块微信做不好也做不到,移动还是下不了决心做(易信现在也有类似问题,用给电话机留言的奇葩方式实现,有点象手机以前给固定电话发短信,固定电话能接到电话听到机器读的短信内容),移动甚至连想法都没有(但腾讯可以用语音对讲等替代功能,潜移默化改变用户的习惯,等网络进一步提速后,用户会象习惯了用微信替代短信一样,用QQ、微信的VoIP语音代替普通电话时,移动到时想免费都没人用了)。

做平台,特别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平台,移动一直以来都没那个本事,飞信最火爆的时候,那么多海量的学生用户,它都没能建立起一个社交圈子,只是用免费短信的功能做了一个工具的角色,但这个工具也没做好,软件做的非常差,第三方开发的精简版的只用飞信发短信的工具其实更流行,所以飞信被抛弃的时候非常快,很快就无声无息没人用了。

当然,只做工具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这个工具好用,即使在all in one概念流行的国外,imessage(苹果官方的内嵌在ios上的图文和视频、语音)和whatsapp(只用来发图文消息,而且还是收费软件)这两个只做工具,也一样有大量用户,而在国内,许多人其实并不喜欢qq微信的大而全,如果作为移动运营商推出的一款免费(或收费合理)的工具,包含常用的文本、图片、语音(实时)、视频并且使用可靠,也还是能占领一块市场的——只不过以移动的风格,短期内肯定不会放开和普通手机、电话的通讯,再加上人为的决策大量模仿微信,变的太象微信了,就吸引不了用户了——还是比如易信,现在已经模仿不下去了,已经开始参考网上文章的建议的去转型做游戏分发平台了(又或者那些文章就是易信自己发出来探探大家口风的,一家“这么大”的企业,不可能照着网上文章的建议做事吧,哈哈,结果大家都没反应也没人讨论说好还是不好,因为没人关注它,好囧,更囧的是阿里的来往吧…………)。

个人意见:

  1. SNS这个概念是老外的,照搬到国内的开心人人已经活不下去了快,不合国情,老外在网上就是单纯的分享,人家沟通在线下,面对面搞趴——party,不要乱想,所以人家twitter和facebook没人想把在线的沟通功能做的多牛,天朝的特点就不用我说了,众多diors们都是键盘斗士,网上达人,网上聊的火热面都没见过,这是本地化特色,所以当时有人说只要一个qq就够了,qq就是超级sns,结果现在qq被微信压的抬不起头,大家又学了一个新名词叫“平台”——原来这群diors不光只会在网游上花钱,还能在手游上花钱,还能在手机上买东西花钱,还能在手机上花了钱再去线下消费啊啊啊…………

所以易信上来也要做平台,移动现在这个融合通信也要平台平台,就跟大家现在做什么只要连网有个服务器就叫云一样,结果,照搬微信的平台的易信,来往们也活不下去了,平台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也不是需要很多的,落后太多或者跟随又做不到超越,只能消失,快快的消失。

  1. 再说工具,工具软件现在已经没落了,搞软件开发的都以做工具软件为耻,这是相当奇葩的,所以国内的app商店,不管是苹果还是谷歌,大量是游戏,之外是互联网企业的客户端;

雷军同学当年大呼一声,金山要互联网化,不要只做工具,于是wps、金山毒霸、词霸,还是没转型的死掉的影霸都去连接互联网了,不管有用没用,都要加上一部分连网的功能,金山没死,但是靠的网游上的市,真不是这些连网的霸霸们。

国外的app市场里还是有大量的收费的工具软件的,在国内,再加上一条,盗版,做工具软件只靠卖软件为生,一盗版血本无归,更加加剧了工具软件的没落,所以现在纯粹的以前概念的工具软件现在已经不适用了,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工具软件——就是只干特定的事情,比如没加视频服务以前的迅雷,没加qq空间xx钻以前的qq,都可以称为工具软件。

  1. 先说个前提,移动运营商“们”(移动联通电信)统称通讯类企业,微信微博这些是互联网企业——的产品,搞清楚这个概念之后,就差不多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做的事情有时候看不懂了。

当然,还有吼出——“为什么是我们适应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适应我们”的光腚肿菊下的光腚网,他们是落后技术的集中地,落后服务思维的典型,无法在这里进行讨论……

通讯类企业提供的服务,一直是收费的,安安心心收了这么多年,它说漫游成本高啊,就成本高,就可以多收费,它说长途成本高啊,就成本高,就可以多收费,彩信能带图片带语音,成本多高啊,更要高收费,但这些都是扯淡!

于是免费要规模的互联网企业来了,先是尝试要兼容通讯类服务,比如以前qq、网易泡泡发短信给手机,各种限制,各种通讯运营商不乐意,就么凑合了几年,短信需求量年年攀升,运营商偷着乐,突然,智能手机普及了,快的连nokia、moto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干死了,一台台“迷你小电脑”们连网了,这是互联网的地盘,你通讯服务商不乐意让互联网兼容你,好吧,互联网企业自己干,原来电脑和电脑之间的IM聊天软件,搬上手机,就成就了微信——我们要的是沟通,不是短信,等通讯运营商服务企业反应过来,短信已经在主流人群中变成接收短信验证码的专用工具了。

现在中国移动们说,我要阻击微信,这就是通讯类企业进入互联网企业的地盘了,难度请参考上面互联网企业进行通讯类企业地盘时的场景。中国移动你懂什么是互联网么?当年多好的动感地带品牌和飞信的用户基础,你玩出了什么?想想当年的动感地带的一些在线服务和组织的活动烂到什么程度你就知道了,虽然当时的qq空间也好不到哪去,但qq空间有人用,飞信当时也虚有用户数,迷你飞信这种第三方工具只利用飞信免费发短信的工具用户数量其实更多。

微信提供的服务,现在完全是在互联网的圈子里,用到的技术也完全和通讯企业无关(当然,基础互联网除外),现在也有一些app提供拨打电话到手机、发短信到手机这些兼容通讯企业的服务,但一旦趋势改变后,这类注定反而是小众用户了,易信已经做了这方面尝试。

有人说,移动如果提供的这些融合通信服务能把电话也免费了,用户就多了,这其实也不一定,融合通信用的技术就是在现在那些小众voip app使用的技术(请参见本人另一篇分析移动4G VoLte标准的文章)基础上,把互联网免费的东西硬改成适应通讯类企业方便他们按功能收费的技术。

中国移动们现在还不肯把电话放开(或至少做到互联互通,可以有新的收费方式),这里除了政策限制外,更多是移动们的利益思考,毕竟移动每天的收入里,大部分是话费啊话费啊亲,在没有感受到电话合适量象短信一样大降时,他们是不会考虑去作出改变的,只是通讯服务企业们忘了一件事,他们在大力推啊推的4G的未来VoLTE,其实就是标准的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啊有木有。

也就是说,微信们提供的手机app之间的语音、短信、甚至电话,和移动们的融合通信原理是一样一样的,并且都是在互联网技术领域,只是微信们只在手机软件之间交流,而移动们通讯企业还要照顾很大一部分普通固定电话和没有连网的手机,一旦等移动网络进一步提升——也就是移动们推的4G普及开来,移动互联网不仅能顺利发文字图片,也能流畅进行VoIP通话时,可以说,用qq微信上的免费网络电话代替手机固定电话,会象微信图文消息代替短信彩信一样顺理成章,到时,只怕移动们想免费提供电话服务,也不一定有人用——现在免费的易信短信有多少人用?

所以,“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真的能够撼动微信吗?”不能。

除非移动成立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部门,以独立的互联网企业的方式做事情,而不是现在的移动内部,飞信、jego、飞聊各自为政互相攻击,各种技术外包项目外包要靠谱——另外补充说一句飞信是外包的你不会不知道吧?